本报讯(记者 项素兰 胡春麟 通讯员 吴冰)近年来,随着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,为重构教育教学场景注入了新的变量。去年以来,市教育局顺势而为,谋划推动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,全面建设“学校大脑”,以期运用数字化技术、数字化思维、数字化认知对学校服务体系进行全方位系统重塑。
在杭州建兰教育集团龙泉二中,“学校大脑”里存有学生行为日志、期末考试成绩、教师听评课等数据,给学校德育管理、作业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报表数字和全息查询,极大地方便了学校和家长对教育教学运行情况的掌握,方便了各层级沟通信息。
该校叶丽芬老师说,以听课笔记为例,以前开展教研活动,听课笔记都是以书面形式提交,反馈的不够及时。通过“学校大脑”的建设,现在可以通过钉钉或者“学校大脑”的平台实时点评教学情况,大大提高了效率。
“学校大脑”赋能,让教育“双减”政策落地落实。“给学生布置什么样难度的作业?布置多少量合适?”叶丽芬说,备课组长把作业提交到“学校大脑”上,教学部门审核通过之后,各备课组再去部署落实,真正做到让学生减负增效。
此外,学校积极探索利用“学校大脑”多维空间,把班级日志、视力监测、运动健康等数据接入,进行数据清洗和处理,形成数据资产。这些数据将再利用、再分析,为学生“精准画像”,并进行相应的行为预警。
采访当天,西新教育集团本部的何丹老师正要采购一批“劳动技能大比武”活动的奖品,他通过“学校大脑”平台操作,不一会就完成了各项流程。“在平台上申请后,所有审批过程都会抄送给相关人员,只要线上‘跑’就可以了,节约了很多的办公时间。”何丹老师深有感触地说。
“德育、教学等其它模块的各项工作也在积极对接、调试中。”西新教育集团本部相关负责人说,“学校大脑 ”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发,为教学个性化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。
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加强“学校大脑”的调研和跟踪,谋划推进“教育大脑”的部署和应用,预计年底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“学校大脑”建设全面覆盖。